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走进西元>微赏郭西元作品之《江畔》——惠风和煦且参禅(之一)

微赏郭西元作品之《江畔》——惠风和煦且参禅(之一)

笔者按:近日读郭西元先生画数帧,其中所见禅机,虽大却简,笔意亦如是,作文数篇记之。

《江畔》 郭西元 二零一六年作

展此《江畔》一帧,自上而下,只用寥寥数笔,便有三面远帆,一处江岸,满目烟江。

三条船,一二为伴,有先后,有参差,均只见一帆,难见全貌,却撑起一片的江面的开阔。所谓佛家彼岸,此处更不能见,只知那片雾霭之后,三船所向,便是彼处。

又在最下边,写窄窄一处江岸,所谓人世者,大抵如此。江岸之间,有一桥,极简,连通江岸两截。此桥正是观景处,亦是江上之景也。

郭先生口占七绝一首:“江畔谁遗太古桥,云帆片片去路遥。一从达摩归去后,彼岸风光影迢迢。”叙此这一片景致。

那一座江畔的古老的桥啊,每日都在目送着一条条小舟的远去,达摩当年渡江,乃是为传正法,亦是与“此处”的梁武帝之佛法观念不合,因此踏一苇而去,于是便有了禅宗在北魏的兴盛。

此岸虽有太古之桥,却只能是连通眼下之岸堤两处,有如何能得远帆之渡?只能观其远去。

只见帆而不写船,更与达摩之一苇渡江之意相合,其中禅味,更可细品。

远帆、江水,占了画面的九成,底下堤岸一处只占一成,或又恰与《溪山行旅图》的比例相类,所谓人世间之仓皇局促,全在这一处笔墨,几根乱草,正是人间写照。

江畔观景,我辈在此处或已得渡,请赏画人自度,因为“禅不能言”已在画中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