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西元谈艺>《回归中国 郭西元文集》——中国画题款问题十议(二)

《回归中国 郭西元文集》——中国画题款问题十议(二)

   《回归中国 郭西元文集》一册,收录近年郭西元先生诸多论著,其中的画论、教育论与文化论述,皆颇有可读处,更彰显郭西元先生的士人风范,亦与当下中华文化复兴之大势相契合,多文虽为早年所写,读来却有“先见”之感。

云外钟声  46x33厘米   2016年作


(四)题什么、怎么题

   既然题款和画不可分割,理论上就不存在什么该题、什么不该题的问题。然而,近百年来,由于西画的侵入,题款该题什么、怎么题成了重灾区,比如:有人题外文、有人题阿拉伯数字......这自然在不该之列,(甚至有题“无题”的,一笑);至于画猫题猫、画狗题狗,甚至题“构图第几号”,如此之题,味同嚼蜡。

   齐白石画一只硕鼠趴在称钩上呈得意洋洋状,用篆书题“自称”二字,不知自己斤两之意跃然纸上,假如题“老鼠和称”、或“称钩上的老鼠”......那将是多么煞风景。

   题款的位置也很重要,现今不少人题款压在画上,那叫“侵画位”,是画病之一。至于题款该题何种字体、题字之大小、字题多少,甚是讲究,个中奥妙要多加体悟方可入门。

醉书  70x34厘米   2016年作


(五)基础是书法

   目前由于书法的缺位,画家不敢题,或者勉强题了,字像小学生写的一样,更不用说,题款中出现错别字,情何以堪。

   文人画家以书法入画,“直从书法演画法”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书法的造诣,直接影响画水平的高低。

   董其昌书法苍劲、高古,功力之高五百年来无人企及,加之其对于诗文、禅宗的修为,其画清气逼人,读他的画、品味其题款,是莫大的享受。比如:其一幅扇面,画溪岸秋树,题“云林山水无画史习气,时一仿之,十指欲仙”,其仿云林又有过云林处,读其画确有“欲仙”之感,请问,这“欲仙”的境界怎样求得?

   “ 四王”修养极高,笔墨精湛,诗文、书法皆精,可以说,不厘清“四王”,难以厘清近代中国画史。他们对于笔墨的探究、对于“理、气、趣”的追求,对于传统技法的开拓,以及在画理、画法各个方面的造诣,成就了这个流风三百余年的主流画派。“四王”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题款亦极讲究,不仅仅以诗文配合画面主题的伸张,还常常以大段题跋来阐述自己绘画主张;王原祁创山水画“龙脉”说,在绘画理论方面别有创建。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近代画史贬“四王”而褒石涛、八大、扬州八怪,是不正确的。

拨云 寻道 倚树 听泉  132×66厘米  2015年作


(六)要补诗文的课

   现今由于诗文的缺失,使得中国画没有了诗情、没有了意境。我说中国画是“诗魂”,“魂”之缺失那画还有什么!倪云林有一幅春霁图,长题几百字:“开元道士来相访,索写云林春霁图......与道兄别十有六年......因写图赋诗以表离别后恋恋不尽之情”,真可谓融诗画于一炉者,情谊洋溢于纸上,感人至深。

   赵孟頫字好、画好、诗文也好,其也是擅题款的高手,一幅“二羊图”题曰“余喜画马,未尝画羊,‘某某'求画,余故戲为写生”云云,别有情趣。(他这里说的写生,与今日之西式写生迥异,此议在此不展开讨论)


西元 甲午年四月于深圳木石山房

发表于(《艺术沙龙》2014年第2期)



禅宗故事图 35x69厘米  2016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