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话——“郭西元文人画艺术展研讨会“摘要节选(之三)
编者的话:
2017年底至2018年初,“郭西元文人画艺术展”在深圳市美术馆陪伴深圳市民进行了一次文化跨年。本次画展集中展示了郭西元先生近几十年来一批佳作,更是继2006年,郭西元先生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大型个人画展之后的一次重要的展览。
在本次画展期间,举行了关于郭西元先生文人画艺术的一次专门研讨,与会之大家,发言踊跃,研讨深入,从郭先生的艺术本身到郭西元所代表的文人画艺术在当代社会的意义,乃至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地位与价值,三个多小时的讨论,信息量之大,话题之深刻,言语之犀利,可谓大观。
发言人介绍:
冯健亲教授,男,浙江海宁人;南京艺术学院院长(2008年6月因年龄原因不再 担任),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十届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郭西元的文人画是沉下来了,吃了不少苦,从他的画我感觉到,有很深的体会,很重要两点,从文化修养,除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有基础之外,从画画的角度有两条很重要:1、要静,能够静得下来;2、要用心作画,这个是发自内心,发自心底的感觉把它画到纸上去,没有这两条是成不了真正的文人画家,我觉得西元是做了一个范例。
他84年到了深圳,深圳是很时髦的地方,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我第一次到深圳是1990年,当时请我给机场做一个壁画,是深圳特区十周年纪念,这个壁画宽30米,高10米,是用陶瓷做的,我做了接近半年,这个作品做了以后,就是在深圳的老机场,后来听说没多久就给广告牌遮住,中间还有邓小平的题字,当时深圳的口号就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当时我跟朋友说我在机场做了一个壁画,在机场大厅,后来朋友说找不到,结果找来找去是个广告牌。(笑)
在深圳这样的氛围底下西元能够静下来走文人画,艰辛的程度是可想而知。功夫不付有心人,他这么多年坚持下来,所以西元还是很幸运,坚持到习近平新时代,又提倡文化自信,要尊重传统文化,所以这么一来,这一份东西就变成一个宝贝。
冯健亲教授夫妇与郭西元先生共同参观郭西元画展
这一次深圳美术馆能够把他整体地展览出来,我想应该是成为馆里面的馆宝之一,这个留下来我觉得不仅是这么一批作品,更重要的是留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所以我想深圳美术馆有这样的举动还是很敬佩的,因为这个地方跟我们江苏不一样,江苏文化底蕴很深刻,你这里几乎没有文化底蕴,而且我刚刚讲的广告牌很厉害,可以覆盖一切。但是西元的画堂堂正正摆在这里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另外,我还想就中国画的发展问题说两句。西元有很多的文章谈到,就是中国画的发展,尽管我不是搞中国画,但是我也关注,因为中国画从民国开始一直在争论,到底是像西方好还是回归老祖宗的好?一直在争论。我印象中我96年写过一篇文章,叫《论艺术的模糊性》,艺术跟科学最大的差别在哪?实际上艺术我把它归结起来一点很清楚,就是艺术是没有标准答案的,1+1=2这是科学,艺术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它就产生一种模糊性,可以说艺术没有对错只有高低,所以我看了西元的文章也跟人家争论,我说你的文章也应该学学你的画,不要争论,就是画好你的画,写你的体会,没有对错,只要画得好就行,就说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