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西元谈艺>中国书画与设计美学(三)

中国书画与设计美学(三)

《礼记、王制》中有如下描述:
“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并规定该人等“出乡不与士齿”。这些人等地位卑微,以至于出乡不能和“士”平起平坐。这样,在历史记载中,我们很难找到关于雕刻家、设计师等的记载。中国的文人、书画家,大多本身以为官吏,如王羲之、颜真卿、董其昌、苏东坡、刘墉、……连郑板桥也曾为七品县令,社会附庸风雅,使人们不敢小看文人、书画家,书画家记载便多了起来,文艺作品也多有演义。而设计师、雕刻家们则不为人看重。在中国古代文明中,传世的雕刻、壁画、塑像、建筑等均较难找到设计者的记载。比如:古蜀国广汉三星堆的青铜像、秦始皇的兵马俑、汉代的石雕、霍去病墓的石雕、北魏造像、云岗石窟、龙门石窟造像、乐山大佛以及列为世界一级文化遗产的敦煌莫高窟……包括青铜器、钟、鼎、尊、盘,瓷器,无论官窑民窑,建筑设计大如皇宫、皇陵,小如家具、礼盒,玉、石雕刻,大至屏风小至玉佩饰,请问,有谁见过雕刻家的署名吗?我们参观北京故宫、天坛、地坛,有人知道设计师是谁吗?
美术史与工艺美术史
翻开中国美术史,大家会有惊人的发现,美术史和工艺美术史基本一致。比如l991年四川美术出版社版“中国民国美术史”,图录中这样分的章节:
第一编:中国美术的近代化(1911—1927)
第一章:西洋画的引进与西方艺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二章:社团蜂起与变革中国画之论争
第三章:三足鼎峙的画坛
第四章:风行一时的通俗美术
第五章:书法篆刻艺术的复苏
第六章:工艺美术的变迁
第七章:建筑形式的变更与摄影的崛起
就以上的分类,七章当中,有四、六两章是论述的实用美术,第四章“通俗美术”中,第三节中特别写了“月份牌”的缘起及画家,“月份牌”即挂历,“月份牌”画实际上是为推销商品所做的广告宣传画,其表现形式,是从中国传统的节气表、日历表牌演变而来。这是比较早的“广告宣传画”设计的记录,内中记载杭稚英(190O一1947)将这种“月份牌”画法用以商品的包装装饰,获得很大成功,并说他“设画室招收学徒,影响很大……”这里便提及包装设计、制作并专门从事该门“设计课程”的教学。毫无疑问,这是工艺美术史,即设计史的事。
第六章的工艺美术的变迁,自然未表述工艺美术即设计美术或艺术设计,主要写了印染、刺绣、雕塑、民间年画、漆器等。作为建筑设计也用了一个章节,建筑设计之与艺术设计的异同,也颇受现代争议,正如深圳大学的设计专业有相当长的时期隶属于建筑系中一样,目前建筑系中尚保留一个环境设计专业,建筑之与设计之与美术的分野如何理清,也需相当的时间与精力。
而该书的第二编“中西美术的混流”,共八章,其中第七章写“建筑艺术的繁荣”,第八章写“工艺美术的中兴”。其中有意味的是,该章的第一节,“近代城市建筑艺术的发展中,新型住宅的出现”,中间有这样的论述:“这些住宅采用了玻璃顶棚,弹簧地板……”“外观造型也初具现代形式美观。”“还采用了马赛克、陶瓷面砖等近现代建筑装饰材料,……毫无疑问,这些是在描绘环境设计师的创作,不过当时尚未用“环境设计”、或“室内外装修”等词汇罢了。更有趣的是在第二节第一部分“建筑艺术教育和中国建筑师的成长”中写道,“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始于民初,……l923年,苏州工艺专门学校设立建筑科……沈阳大学、北京艺术学校也相继设立建筑系……1936年,国立艺术学院建筑系招收首批学生……”一是工业学校设立建筑科、二是艺术学院设立建筑系,这反映了设计与艺术时分时合的有趣现象。不过几十年后,建筑归于理工类,艺术归于艺术类,而艺术学院又分为美术学院、音乐学院,有的美院中又分出工艺系,后工艺系又改为艺术设计系。深圳大学最早的设计学科也是工艺美术专业,后改为“艺术设计专业”,该专业长时间归建筑系,由于建筑系的受重视,目前由艺术学院来办建筑系,似是天方夜谭了,但60年前,建筑系竟是从艺术学院走出来的。在第二节中,谈到中国建筑泰斗梁思成先生l937年五月与夫人建筑学家林徽茵到敦煌,发现唐代古建筑图画与他曾在山西五台山考察过的一座佛寺极其相似。他即率中国营造学社调查队从敦煌赶到山西,在五台山地区的深山中发现了当时中国最古老的第一座木结构建筑——唐代大中年间建造的“佛光寺”大殿(据记载,这一发现还导致1953年五台山“南禅寺”的发现,“南禅寺”建于公元782年,比佛光寺早75年),发现了唐代的“建筑设计图”,并又在山西发现用这设计图施工的建筑原形。
第八章中记述“民国工艺美术的中兴”,记述了景德镇的美术瓷、石湾的陶瓷、北京的特种工艺、景泰蓝、地毯工艺、雕漆、玉器等。试就一例分析,中国瓷器源远流长,中国的英译名china,就是瓷器的意思。瓷器近代的鼎盛,就美学观上看,无不与中国书画结合在一起,比如景德镇瓷的特色之一的“彩绘”,基本上是中国书画作品的再创造,或山水、或人物或花鸟,笔法、墨法、书法之美,完全可与书画作品媲美。
结论
在新世纪的曙光中,我们要去开拓新的视野,对传统文化地检讨和再认识。正如希腊哲人告诫我们的:“认识你自己,改造这世界!”为了改造世界,我们必须好好认识自己。
我曾问我的学生,你们来到艺术学院,学习艺术,艺术是什么?你们入了设计系,那设计是什么?同学们哑言,我要他们回去查了字典再来回答。是啊!艺术是什么?按字典上的解释,其第一个含义是“技术、技能”,这似乎与我们平常所想的不同,我们要改艺术学院为技术学院,大家会愕然的!“设计”,辞典中云:“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这解释也不似同学们心目中的设计概念。查“美术”的概念,辞典上称专指绘画。这概念好似有偏颇,设计不括在内吗?又查“美学”,辞典中说:“研究自然界、社会和艺术领域中一般规律与原则的科学,主要探讨美的本质,艺术和现实的关系,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等”……。查到这里,心里倒有了些数,似乎我的文章倒还未离题太远。有些问题只是本来看似清楚,但一说概念,反而说不准确,或许实践已打破了原来概念的范畴也说不定。
综上所述,中国书画美学和设计美学,本来就是一体的。实际上就是中国人的哲学,中国人的人学。毫无疑问,那美学的原则是一致的,概念是一致的。故而要指导好今日之设计,非研究好今日之设计美学不可,要研究好今日之设计美学,单研究西方之设计美学理论便不足够,那最好要去研究一下中国传统的美学原则,个中精彩的部分便是中国书画美学。
——2001年1月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