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艺术动态>读画丨新论胡杨——微赏郭西元作品之《阅尽沧桑省人世》

读画丨新论胡杨——微赏郭西元作品之《阅尽沧桑省人世》

读画丨新论胡杨——微赏郭西元作品之《阅尽沧桑省人世》

王俊豪 深圳西元文化
 2025年02月14日 06:58 广东

编者按

       甲辰年末,西元文化照例为诸位带来郭西元教授甲辰年的作品年历笔记本,以贺新禧。我们也精选了其中十余幅作品,做出我们自己对于郭老师画作的解读心得,与诸位分享。


阅尽沧桑省人世  2025年作

      年末得郭西元教授年历小册,略赏了几篇,意外为郭先生所重,将家中新年所写几幅新作予我同赏,年前见此幅“风沙胡杨”,绝不与人同,因此专记之。

      月下、风沙与胡杨,曾见郭先生以此法写雪中之梅,但第一次见这么写“风沙胡杨”。

      如果说,雪中之梅的古意盎然之中有文人风骨,那眼前的“风沙胡杨”有的则是民族根骨。

      风、雨、雪、沙,以墨、白与飞白写就。风就是那西北荒原的风,好像能吹得天地变色的那种,是能把胡杨树枝吹入蟾宫的那种,是能把雪、雨和沙裹住,渗透进你心里的那种。

      无边的天地间,能够阻挡这漫天的风的,只有月下的这株胡杨,显然它也曾经因为不同方向的风而改变自己的生长方向,曾经被折断,新枝也正在被如今的风所考验,但,它的生命力通过这遒劲的枝条依然在蓬勃地向上,而直达天庭。


阅尽沧桑省人世(局部)

      这是一帧极具唐诗风格的作品,郭先生也为它写了一首古诗:

      “千年一啸立荒丘,根底流沙任去留。阅尽沧桑省人世,漫将兴废说从头。”

      上一联自然便是眼前此情此景,风千年,而树亦历千年,荒丘之上,天低月明,这片风沙之地,胡杨树下的根底之沙早已是沧海桑田之变。画者或曰诗者,阅此千年,而由此深悟人间世道,然后见廓然豪迈之情,就此回看时代的兴废,可以恣意漫谈,可见作者气魄。

       虽只一树、一月,却可谈千年盛衰。

      有趣的是,郭先生题画,用的是“敢将兴废说从头”,意趣与原诗稍异,画上的“敢”字更似当年唐人边塞之气势,与画意更能相容,而这一个“敢”字恐也是这个时代需要重拾的一个“字”吧。


郭西元

      丙戌年生于山东省诸城市,一九六九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深圳大学教授、文人画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师从于刘海粟、陈大羽先生,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被誉为『原生态的文人画家』。

     出版个人专集十余种四十余部、论文集五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名家—郭西元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郭西元画集》等;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教学片《郭西元大写意花鸟画技法》。

     在国内外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六十余次,作品由中国美术馆等海内外专业机构收藏。二零一七年在深圳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回顾展,由深圳市文化发展基金支持,展品全部由深圳美术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