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画丨“臆想”田园——微赏郭西元作品之《农家乐》
读画丨“臆想”田园——微赏郭西元作品之《农家乐》
编者按
甲辰年末,西元文化照例为诸位带来郭西元教授甲辰年的作品年历笔记本,以贺新禧。我们也精选了其中十余幅作品,做出我们自己对于郭老师画作的解读心得,与诸位分享。
农家乐 2024年作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机遇与挑战的并存,让一些中国的知识分子又想起了“穷”与“达”的传统士人选择。
田园的畅想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一种新寄托,这固然是古代农业社会之下,知识分子在变乱之中逃离混乱政治的选择之一,然而有关“江湖之远”的迷思和它给与个人的丰富人生体验,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指导下,在当下依然闪耀着令人迷恋的丰沛生命力,哪怕如今中国的城市化生活已经是生活的主流。
在这个时代,我们阅读任何一种艺术家的田园理想时,中国的艺术家们呈现出来的审美选择与西方的还是略显不同,我们在过去的40年中,快速经历了物质生活的体验,但看似经历了现代文明的荡涤,并没有彻底地颠覆这个国家固有的审美姿态。
或许我们能够从郭西元先生的这张略带稚气的《农家乐》里找到中国文化的原生动力。
疏淡的水岸,充满江南趣味的房舍,若在夕阳之下的景色,最有趣的是那五只鸭子,伸头缩颈、顾盼回首,像极了童趣画的笔墨,让这片农家的“拙”气扑面而来。这帧乡土中国的偶然一瞥,似乎是郭西元先生时不时地在提醒我们这个国家与民族的发源之根在何处,无论是水乡还是大漠,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土地之于我们的意义。
读着郭西元先生的这帧《农家乐》,手机收到推送消息,说是过去两年“7000”多个“农家乐”已经被注销,城市人的乐园在消失云云,想来这些无根的“农家”又如何不会在时代的水声中慢慢远去呢?
郭西元
丙戌年生于山东省诸城市,一九六九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深圳大学教授、文人画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师从于刘海粟、陈大羽先生,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被誉为『原生态的文人画家』。
出版个人专集十余种四十余部、论文集五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名家—郭西元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郭西元画集》等;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教学片《郭西元大写意花鸟画技法》。
在国内外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六十余次,作品由中国美术馆等海内外专业机构收藏。二零一七年在深圳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回顾展,由深圳市文化发展基金支持,展品全部由深圳美术馆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