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走进西元>“意会”——次读郭西元作品之《古道西风》

“意会”——次读郭西元作品之《古道西风》


古道西风  2023年作





        编者按:所谓“意会而不能言传者”众,科学主义者谓其曰“中国文化之大缺陷”,而生活在其中的我们,该如何看待,此番读郭西元作品之人,建议我以“意会”二字来统摄这一番读画历程,问其何故?其对曰:“郭先生癸卯至甲辰之初,多写意,且这次读郭先生的画,又历当下之大变革,有能言与不能言者,不如以寥寥数语,会一会郭先生这寥寥数笔,不知文意能否赶上这笔意……”


次读

       古道,西风,是过去一年中大家的感受吗?我希望不是你的。

       郭先生画出来的风是有质量感的,弥漫在整张画里,哪怕是纸上的那点点金色,也带着冷冷的黄沙的味道。

古道西风(局部)纸上金沙

       这与我们在这个时代所面临的状况是如此的相似。

       过去的一年里,你是在继续负重前行,还是已经有机会卸下重担,又或者,你给自己找了一副新的担子?无论你处在哪一个状况里,生活的真实质感总会在某一个你不经意的时刻扑向你的面颊。于是,我们在过去这一年里,看过多少在地铁里痛哭的中年人,看过多少在医院的年轻人,看过多少在楼顶的少年……或许只有经历了时代砺炼的长者,才会这么不动声色地给你一个侧影,提醒你,你是要向风而立还是望风而逃?




古道西风(局部)

      马瘦不瘦,我看不出来,但,马是有力的,站在那片不知名的土地上,这匹马和这个人是不是你?我也不知道。只知道郭先生的这个人,是站得住的。



       最后说说关于郭先生这张画我读来的大意吧。

       十年前一个香港老者在公交车上,大声训斥提醒他小声讲电话的年轻人,“你有压力,我有压力”、“未解决!”成为一时的流行语。且不论对错,郭先生此画有相似处。画无声,郭先生从不大声斥责,却处处留意,充满张力。

       这是长者言,是悟者言,是行者言。是小品,更有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