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走进西元>微賞郭西元詩詞之《憶漢月》端午清吟

微賞郭西元詩詞之《憶漢月》端午清吟

忆汉月

端午清吟


还是普天梅雨,

湿了三闾端午。

梦中缠绕“九歌”句,

不敌赛船擂鼓。


孤醒人已去,

漫漫路,

浊、清都堵!

艾蒿、黏粽祭招魂?

羞问吃瓜情侣。


屈原曾为三闾大夫;

九歌有"路漫漫"句;

"浊、清"见[渔父]。


作品赏析


端午案頭之物    2018年作




路漫漫    2020年作




憶漢月

端午清吟

(詞林正韻,

第四步仄聲)



還是普天梅雨,
平仄仄平平仄




濕了三閭端午。
仄仄平平平仄




夢中纏繞九歌句,
仄平平仄仄平平




不敵賽船攂鼓。
仄仄仄平平仄




孤醒人已去,
平平平仄仄




漫漫路,濁、清都堵!
平仄仄讀仄读平平仄




艾蒿、黏粽祭招魂?
仄平读平仄仄平平




羞問喫瓜情侶。
平仄仄平平仄




端午节

图片

       端午,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有“初始”之意,是仲夏的開端,也是盛夏炎炎的起始,根据中國歷法,五月即是“午月”,於是五月初五便有了“端午”之稱。民間傳説端午節尙有紀念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廉吏陳臨、越王勾踐的説法,但最廣為流傳是紀念屈原,傳説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羅江自盡,楚國人不舍賢臣屈原,為避免屈原肉身被江魚分食,人們自發蕩舟江河以驅散魚群,或投米團入江中,以求得屈原肉身的保全。後來這个風俗流傳下來,逐漸發展成為賽龍舟和喫粽子的端午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