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走进西元>【图说荔园】古石今人

【图说荔园】古石今人


       曾经的荔园,校园临海!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荔园南门以外,包括现在的南校区,是一大片长满红树林的海滩。后来,深圳开始在这后海片区大兴土木,填海造陆。1999年滨海大道建成通车后,荔园彻底与大海告别。

   

(后海的变迁。1990与2009年对比图)


       如今的荔园,遥望大海。“古石今人”,一块重达11吨的巨石,成为“临海校园”见证者,矗立在教工区与文山湖之间的绿地上。它诉说着这片土地的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见证了荔园建设者及学生们真切的爱校之情。

      石头上记载,一九八六年农历四月初一,工作人员与学生一起,将此巨石从荔园的海滩上搬移并安置在粤海门客舍(即如今的文山湖餐厅)大门前的广场,经深圳大学艺术中心等五家单位设计并雕琢,最终,这一由书法家郭西元题字的巨石,也成为深大一景。

       石头背面,艺术家李瑞生老师提议,刻上“无声”二字,作“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之解。


(“古石今人”背面)


      “ 古石今人”这一巨石,吸引了多位荔园文人学者的关注。

        前任校长章必功曾专门为其赋诗曰,“今人看古石,移山倒海词。古石看今人,春花秋月诗。”深圳文化研究资深教授吴俊忠撰文解说,“从‘古石今人’字面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我们还可进一步悟出追求与淡泊、执着与随缘更深一层的意蕴。”这块天然浑厚的“名石”怡人性情,也净化着每一个荔园人的心灵。

我作为一老深大,无数次从它面前走过,也思考过“古石今人”这石这字蕴藏的深意。其实也许,题字者本无意,解读因人而异,不同人在不同时期,其义也许不同。

       我这么想,“古石”,即古老的石头,它代表永恒,寓示着荔园的教育事业惠泽千秋万代;“今人”,即指“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一代又一代的深大人,他们正是推动荔园千秋大业的功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亲爱的朋友,您眼中的“古石今人”何解?


历史回顾

  • 施工时间:1986年

  • 题字人:郭西元

  • 石头重量:22000余斤

  • 地理位置:文山湖餐厅南边,幼儿园东边

老照片


(图片来源:深圳大学校友会)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深大南门片区旧貌。图片来源:网络)